English

福寿田黄印中王

治印藏章识印石
2000-04-20 来源:光明日报 黄东 我有话说

田黄石,产于福建福州市北郊寿山村的田坑,是寿山石中的珍品。从明代到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多少富商巨贾为之解囊。由于它有“福”(福建)、“寿”(寿山)、“田”(财富)、“黄”(皇帝专用色)之寓意,具备细、洁、润、腻、温、凝印石之六德,故称之为“帝石”,并成为清朝祭天专用的国石。史载:清时福建巡抚用一整块上等田黄雕刻了“三连章”,乾隆看后奉为至宝,清室代代相传;咸丰帝临终时,赐予慈禧一方田黄御玺;末代皇朝解体,溥仪逃命时不要所有珍宝,只将那枚“三连章”缝在棉衣里。至于民间相传,田黄石是女娲补天时遗留在人间的宝石,又说是凤凰鸟蛋所变,还传田黄可驱灾避邪,藏田黄者能益寿延年等,给田黄蒙上了许多神秘色彩,故田黄一直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至宝。

石本无名,名称都是人为它所取的。田黄从何得名?简言之,在稻田里发现的黄色彩石。彩石,乃至一切石头,皆为古地壳运动、火山爆发的产物,田黄则是水流从山体冲下来被冲积层覆盖的玉石。田黄石之所以珍稀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地球上,只有寿山村一条小溪两旁不足两平方公里狭长的水田底下砂层中才有。而此水田地带,还被分成上坂,中坂、下坂和碓下坂四段。上坂石,色淡而莹彻,黄的像黄水晶。下坂石,多数呈桐油色。碓下坂石,色多黝红,石质稍硬。惟独只有中坂才能出产质嫩色浓,温润细腻,净美脂润的佳品田黄石。田黄石有几个显著特点:光嫩圆滑,微透明或半透明,石质上有红筋格或裂纹格,所谓“无格不成田”;石肌中隐现萝卜一样的纹带,所谓“无纹不成田”;石材均有表皮层,多挂桔皮黄、熟栗黄、枇杷黄、鸡油黄和灰黑色或厚或稀或薄的石皮,所谓“无皮不成田”。田黄石的品种较多,其色以纯、净、灵为佳:品以神、奇、妙为序;黄金色者名贵,桔皮红者罕见,色泽纯洁者上佳。它有黄田、白田、红田、乌田、绿田之分;有田黄冻、银裹金、金包银之别。尤以肌里纯黄色外裹白色层者为极品田黄。

田黄石,一般颗粒和块度偏小。其石材以高、方、大为上。高者有气势,方者难觅,大即指重量。不及两者(十六两制)称之为“田石仔”,一两以上才算石材,超过半斤者属“型”,个别可盈斤,甚至数斤数十斤,尊为“石中之王”。数百年来的连续掘采,寿山村的水田已被翻掘了无数次,目前开采殆尽,上乘的田黄早已是无价之宝。古时即有“一两田黄一两金”之说,而今已该是以“两”对“斤”了,故田黄的价格迅猛飞涨。而眼下市场上冠以“田黄”之称的所谓田黄,99%又为易与田黄混淆的掘性高山、掘性都成坑、掘性坑头、鹿目格、牛蛋黄、善伯洞等石材。有的虽有柔美的萝卜纹,但外形多不呈卵状;有的虽黄色浓稠可与田黄媲美,但石肌里萝卜纹较稀乱;有的虽细腻性洁,但石质细而松软。有人利用呈黄色的荔枝洞石材刻制印钮假冒田黄兜售;或拿杜陵坑中的黄色印石,欺骗初入门的玩石者;更有甚者则以无数小块薄片田黄石胶合成大田黄石,或在粗质田黄石上镶嵌上品田黄石块,使鉴定专家仅凭肉眼都无法鉴别。

编者按:原本所谓的文房四宝是笔、墨、纸、砚,到了明朝,加入石印,形成了文房五宝。现在古玩市场各种古旧印章,尤其是石质印材比比皆是。我们特刊发这组“治印藏章识印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